中国企业海外建厂风潮 是诱惑还是挑战?-ag凯发k8国际
中国企业海外建厂风潮 是诱惑还是挑战?
发布日期:2016-12-23 来源:admin
在美国南部亚拉巴马州43号高速公路边的一块工地上,全球最大的精密铜管制造商金龙铜管的生产厂区正在加紧生产,那里也是金龙铜管集团在美国的第一家工厂。
太平洋的另一端,在河南新乡的金龙铜管总部,这里生产出的空调与制冷用精密铜管,占据了世界总量的五分之一。
“之所以要去美国建厂,主要是美国对我们反倾销裁决的推动。”金龙集团的董事长李长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而当时在美国建厂选址的过程中,公司最看重的是当地政府的支持力度和政策。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产业升级,以纺织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东南亚国家转移,而其他部分产业因为原材料、客户等原因选择到欧美等地区设厂。
免费的诱惑
金龙决定到美国建厂时,正值奥巴马政府发起“制造业回归”的导引,美国的各地州政府从前两年开始就在为增加就业,进行着各种吸引外资的政策优惠与创新。而金龙在美国建厂,就获得了免费的土地、实惠的能源、税收。
根据记者获悉的金龙铜管与当地签署的相关协议资料,金龙铜管从亚拉巴马州各级政府处争取到的优惠政策,总价值达2亿美元,除了2000万美元的现金优惠,还包括相关税收、土地成本的免除和劳工培训补贴等。
比如在劳工培训方面,州政府就出资300万美元,将金龙在中国的培训课程转化为美国当地人可以理解的英文,并到新乡拍摄生产现场视频。
金龙建厂所占据的300亩土地,也是当地政府免费提供,州所得税及非教育部分的财产税、登记税均获得减免。由于建厂所在地有铁路经过,为方便员工上下班,当地政府甚至出资建设了一座通行桥。
李长杰告诉本报记者,由于美国的人工、材料费用比中国要贵,在美国建厂需要投资约1.1亿美元,可能在国内只需要6000万美元,但在工厂建成投运后,很多成本要素甚至比国内还要便宜。
比如金龙生产所需的最大成本是铜等原料,而位于南美洲的智利拥有世界最大的铜矿,从南美进口铜原料到美国,比到中国的运费要便宜不少;再比如金龙生产所需的另一大成本电力等燃料费用,美国当地的电费每度也比国内便宜一半左右。
不止铜管,造纸行业也看中了美国市场。
以太阳纸业为例,太阳纸业拟在美国阿肯色州新建年产70万吨绒毛浆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约13.6亿美元,预计建设周期为30个月,将为当地创造250个全职直接工作岗位,以及1000个间接工作岗位。
根据投资合作意向书,美国阿肯色州将为太阳纸业提供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及基础设施建设扶持资金等激励政策并在2017年5月1日之前落实,以确保生物精炼项目的稳步推进并最终投产运行。
据悉,绒毛浆在全球以及中国的需求增长潜力都较大,而中国目前绒毛浆基本依赖进口。绒毛浆是经过漂白、抽出有机溶剂等操作后的木浆、草浆,是一种用作吸水介质的纸浆,常用于卫生巾、婴儿尿布、医院床垫等卫生用品。针叶木是生产绒毛浆最好的原料,而中国针叶木资源匮乏,在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新厂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计划在美进行投资的造纸企业并非太阳纸业一家,此前山东泉林纸业有限责任公司计划投资20亿美元,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建厂,项目预计将在2020年完成。
“中国造纸行业原料进口依赖度偏高,废纸进口依赖度在40%左右,木浆进口依赖度在50%以上。而中国纸企原料话语权偏低,因此纸品毛利率偏低位运行。”卓创资讯分析师常俊婷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现实的挑战
不过,李长杰也指出,在美国建厂,当地的人工成本要比国内高得多,比如普通工人在国内每月工资2500~3000元人民币的话,但在美国则需要2000~2500美元。而且在工厂投产后,当地工会的介入,更是让公司经历了不少在中国没有遇到过的“麻烦”,比如工人要求保护自己权益,增加加班费,劳动保险等。
“工厂投产后发现,工人工作效率和人力成本是比较大的问题,”李长杰对记者透露,虽然当地政府提前帮助公司对当地人进行了培训,但在实际管理中还是会遇到不少困难,以至于投产两年了,目前美国工厂还没有完全达产,公司派去的60多个工程技术人员也一直没有回国。
“亚拉巴马州靠近我们最大的美国客户休斯敦古德曼制造公司(goodman manufacturing),在美国销售的产品与国内相比价格会相对高,但金属等备品备件价格也比国内高,”李长杰进一步告诉记者,相比之下,公司在墨西哥已经达产的工厂,各项成本会比美国更低一些,也更容易实现达产和盈利。
事实上,近年来像金龙一样希望走出去到美国等国外设厂的中国企业并不在少数,因为一些企业发现,随着劳动力等各项成本的不断攀升,在中国生产产品再出口的成本优势,在逐渐被弱化,将在中国进行生产的各种要素成本与正在推动“制造业回归”的美国相比,很多美国地区的成本可能还更低(比如很多美国偏远地区的土地其实非常便宜,而由于货车、卡车运输网络发达,物流运输成本也会降低)。
不过,一想到美国投资的企业管理层人士也告诉记者,其在考虑到美国选址建厂时,原本决定哪个州给的现金补贴多就到哪里投资,但接触和了解后才发现,各个州在税收、基础设施、环保政策,甚至可提供的就业人员数量和素质上,千差万别。
“很多企业到美国建工厂,只想建在现有客户的附近,但未来的客户在哪并没有考虑。所以要先想清楚企业到美国来建厂到底是为了什么,要考虑未来的5年、10年、15年、20年之后的情况。”三叶集团(sozo group)的总裁郑礼明(raymond cheng)告诉记者。
过去几年,郑礼明所领导的三叶集团,一直在为中国的大型制造商寻找到美国建厂的机会。他告诉记者,工厂建设地的社区、环保审批、劳工水平和接受外国文化的意愿,以及地方和州政府对项目的关心程度,都会影响投资最终是否取得成功,因此,找到正确的州政府支持你的投资,也是中国公司进入美国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郑礼明介绍,在投资美国的决策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视角。首先看哪些区域更支持制造业的发展,有没有这样的氛围。“比如底特律有很多汽车企业,这里也有很多重要的制造企业,制造业的实力在这个地区非常的强大,而现在,我们还发现汽车企业正在逐渐往美国的东南部转移。”
同时,还应该了解工会这一因素,在美国的东南部地区,很多地方都没有工会,这对于一些企业来说就比较好,因为如果有工会可能会碰到很多的问题。
还有一个需要关注的数据,就是物流,包括原材料和产成品的运费,比如美国中部的印第安纳州,在地理位置上看,在整个美国不管什么样的货物进行运输,印第安纳都是中心,因此美国的很多集散中心都在印第安纳的南部。此外,还要注意一些基础设施的配备情况,比如高速公路、港口等。
郑礼明进一步指出,税收问题也很重要,需要充分地了解有些州和州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不同的税收要求。此外,中国公司的管理层还必须重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改善公司治理和采纳西方先进的公司文化,并建议企业要找对顾问,尤其在法律、政府关系、选址和融资四个方面。
孔雀东南飞
除了布局欧美,中国企业还向东南亚地区前行。
“有很多中国的投资者都去越南投资。问到为什么来越南投资的时候,投资者们一般都会说两个原因:一个是有更大的市场。”越南棉纱和纺织协会 (vcosa)主席及越南纺织和服装协会(vitas)副秘书长 nguyen van tuan对第一财经记者解释道,“有更大的市场是因为越南跟很多国家、经济体签过自由贸易协定,包括日本、韩国,甚至还有南美的智利、秘鲁,还有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这些都有相关的合作,所以会有更大的市场。”
另一个是相对于中国国内,越南生产的综合成本更加低。nguyen van tuan向第一财经表示:首先体现在人工成本方面,目前越南的人工平均月工资在250美元左右。虽然比2014年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128美元已经上涨了不少,但这依旧远低于中国该行业目前的平均劳力薪金。
人力成本上升也许无法避免,但相关地方政府还是给予外来投资者尽量大的优惠政策:比如厂房租金,越南的工业园区租金约在20~60美元/平方米,在中国,这一租金达到150~200美元/平方米;越南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是20%,中国则是25%。通常情况下,新的投资者还能够在开始的2年可以享受免税的政策,而在此后的4~9年里的税费则是减半。此外,越南属于东盟国家,企业进口回中国国内是零关税。
对于国内的服装纺织行业来说,上述的各个条件确实具有吸引力。
对于越南本地的纺织服装企业来说,中国客户只是采购棉纱这些的初级、低利润的产品显然不够。前者还是想要致力于高附加值时尚棉纺织品的制造与销售。
以越南当地纺织行业排名前五名的fortex为例,其90%的客户来自中国。南通欣妍家纺董事长刘军告诉记者,早在五年前,其公司就开始与fortex合作,从越南采购棉纱线。
随着中国国内的各项综合成本上升,从事纺织的企业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寻求其他出路。让这些企业“走出去”的另一个原因则是棉花配额的问题。“在国内,发改委发放配额有严格限制,比如条件之一是企业规模要在5万锭以上。一般只有大企业才能够拿到配额。”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信息总监汪前进指出,2011~2014年,由于收储政策,国内外的棉价差额高达4000~6000元/吨。也是在这三年里,产业转移加速。
据《中国纺织报》报道,在国内外棉价差最高时期,山东某大型纺企一年可以拿到30万吨棉花进口配额,能节省企业用棉成本12亿元左右。这对于利润微薄的棉纺织企业来说可谓天文数字。
虽然这两年的棉花价格有所下调,但目前国内外的棉价差维持在1500~2000元/吨。“进口棉价格优势明显,且外棉质量要好于国棉,特别是美棉和澳棉。”汪前进表示,家纺企业对于棉纱的支数要求不高,如果是低支数的纱线,东南亚进口只需国内的一半价格。由于拿不到进口配额,无法从国外进口棉花,所以不难理解国内的纺织企业为什么会选择直接从国外采购棉纱。
“我们现在主要形式是贸易,中国工厂去采购我们公司的棉纱产品。”fortex 副主席hoang xuan chinh期待未来有更多种合作形式,“比如生产制造商跟我们一起合作建厂,或者投资者一起合作。”这也是他们来中国举办宴会和路演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吸引到更多的战略投资者。
虽是如此,在越南投资其实不容易,早前不少企业投资越南设厂都以失败告终。而目前在越南成功办厂且顺利投入运行的多是国内服装纺织领域的大型企业。
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卫新公开指出,越南不缺纺纱厂,缺的是面料、针织和印染企业。但目前越南的环保要求比中国还严格,污水要100%合格才能排放,因此进军越南市场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容易。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天虹集团的创始人洪天祝。目前天虹在越南有125万锭的投资规模,投资规模达8亿美元,成为中国内地企业在越投资规模之首。洪天祝认为越南是中国纺织工业走出去的首选之地,但不一定所有企业都适合走出去,需要根据企业自身优势和国内行业现状进行最终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