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融入消费亟须一套技术标准-ag凯发k8国际
“工业4.0”融入消费亟须一套技术标准
发布日期:2014-12-20 来源:admin
中国产经新闻 2014-12-13 第 b02 版 科技与人文本报记者 邵志媛报道
工业4.0并不是个“中国造”概念,而其之所以与中国有这么大的渊源,引起强烈的关注,主要是因为李克强总理今年10月访问德国时签订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希望在工业4.0方面和德国加强合作。
据了解,近二三十年来,德国制造业已成功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ict)实现对工业生产过程的管理——如今,大约90%的工业生产过程已应用ict技术。在过去30年甚至更早以前,it革命使我们生活和工作的世界发生了彻底改变,其影响力可媲美分别成就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和电力。
信息化逐渐向产业以及消费融合已经是市场的一种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不过,据相关专家分析称,发达国家是先工业化后信息化,而我国则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步发展。这些年互联网在我国已经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但这种应用更多地是在消费领域,而不是在产业。
“工业4.0本质的特征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合,运用各种信息化的元素,为工业链注入很多自动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因素。另外如果是从工业链延伸到消费者这一端是鼓励电子商务,本身工业4.0更有助于小批量生产无限制造,使定制发展更为广泛,定制化电子商务发展与工业4.0相融合的。”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贾晋京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如果从消费意义上来说,“工业4.0”就是一个将生产原料、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全部编织在一起的大网,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
但是有一个问题随之出现,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何对产品的技术标准进行监控?
贾晋京说,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消费者愿意,通过产品相关条码完全可以进行跟踪识别,而且成本费用都不高,但是现在要做到这些的话,从技术上来说必须要有一套工业标准,而至于制假售假这种情况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市场行为和管理行为。
而从国家宏观政策的角度来看,他表示,一方面,国家有技术标准,而且也精细化到了各个行业;另一方面,国家政策理论上有电子商务方面的政策以及工业化与信息化战略性文件里边都有提到,当然都是些引导性以及鼓励性的政策,希望逐步去做,不能说是通过设定标准这种形式强制要求,有些行业可以强力要求,但是对于全行业来说,仍然是鼓励去做。
面对经济转型,中国迫切需要先行国家的经验推动国内产业的变革,而先行国家也同样需要借助中国庞大的市场来推动技术的革命。
专家表示,中国和德国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制造业大国。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德国的表现非常稳健,让大家认识到工业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德国的经验也是在告诉中国,继续发展工业,推动工业化的升级,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与德国全球产业链正好处于互补性的,德国制造业处于高端,而中国是中低端,两者正好是互补。制造业这一块的发展其他国家都跟不上中国和德国的步伐,目前中国出口中的57%是机电产品,中端的工业基本上都在中国。” 贾晋京对记者表示。
据了解,今年1月至8月,中德双边贸易额已达1173亿欧元,同比增长12%。连续多年来,德国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都占到了欧盟与中国贸易额的1/3。
按照《中德合作行动纲要》,中德两国工业4.0合作进程应由企业自行推进。而现在国内已经有企业注意到,并已开始进行考察和摸索了。
事实上,国资委一直在持续推行中央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早在2011年,国资委就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对中央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做出了系统的安排和部署。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加快演进,特别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全球竞争态势明显加剧。而近期工业4.0的重要性被进一步提升,这对中国的产业升级以及中德贸易的进一步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